过滤玻纤毡的生产需严格控制纤维分散、成型、固化及后处理环节,以确保产品孔隙率、过滤精度和机械强度达标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及操作要点,涵盖从原料准备到成品检验的全流程:
一、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玻璃纤维选择
类型:根据过滤需求选择E-CR玻璃(耐腐蚀)或高硅氧玻璃(耐高温),纤维直径控制在5-15μm(细纤维提高过滤效率)。
长度:短切纤维(3-12mm)用于湿法成型,连续纤维(>50mm)用于针刺或编织工艺。
预处理:
清洗:去除纤维表面油剂、杂质(碱洗或超声清洗)。
偶联剂处理:用硅烷偶联剂(如KH-550)浸泡纤维,增强与树脂结合力。
辅助材料准备
粘结剂:酚醛树脂(耐高温)、聚酯树脂(通用)或聚四氟乙烯(耐化学腐蚀),浓度控制在15-25%。
分散剂:聚丙烯酰胺(PAM)或六偏磷酸钠,用量为纤维重量的0.5-1%。
助剂:根据需求添加抗静电剂、阻燃剂或抗菌剂。
二、纤维分散与制浆
湿法分散(常用工艺)
设备:打浆机或高速分散机。
步骤:
将预处理后的纤维投入水中,加入分散剂,搅拌至纤维均匀分散(无结团)。
缓慢加入粘结剂溶液,持续搅拌10-15分钟,形成稳定纤维悬浮液。
检测浆液粘度(控制在500-1500mPa·s)和pH值(7-9),调整至工艺要求。
干法混合(针刺/编织工艺)
将纤维与少量粘结剂粉末混合,通过开松机梳理成网状结构,直接用于后续成型。
三、成型工艺
1. 湿法成型(纸机法或斜网成型)
设备:长网造纸机或斜网成型机。
步骤:
将纤维浆液均匀喷洒在成型网上,通过真空抽吸脱水,形成湿毡。
控制网部速度(5-20m/min)和真空度(0.02-0.05MPa),确保毡层厚度均匀(0.5-3mm)。
湿毡含水率降至60-70%后,转移至压榨辊进一步脱水(压力0.5-1.5MPa)。
2. 针刺成型(增强机械强度)
设备:针刺机。
步骤:
将干法混合的纤维网通过针刺机,用带倒钩的刺针反复穿刺,使纤维交织成三维结构。
控制针刺密度(50-200针/cm?)和深度(3-8mm),调整毡体密度(0.2-0.8g/cm?)。
3. 编织成型(高精度过滤)
设备:剑杆织机或经编机。
步骤:
将连续玻璃纤维编织成平纹、斜纹或缎纹织物。
通过浸渍粘结剂或热压复合,形成多层复合毡。
四、固化与后处理
热风固化(湿法成型)
设备:烘箱或连续式热风炉。
步骤:
将脱水后的湿毡送入烘箱,分阶段升温(80℃→120℃→160℃),每阶段保持10-15分钟。
固化后毡体含水率降至≤5%,树脂完全交联。
化学固化(可选)
对酚醛树脂毡体,可喷洒固化剂(如对甲苯磺酸),室温下静置24小时完成固化。
后处理工艺
压光:通过压光辊(温度120-150℃,压力5-10MPa)平整表面,提高过滤精度。
烧毛:用火焰处理毡体表面,去除毛刺,减少颗粒脱落。
浸渍:涂覆聚四氟乙烯乳液或硅油,增强耐化学性和疏水性。
裁切:按需求裁切成卷材或片材(宽度500-2000mm,长度定制)。
五、质量检测与控制
物理性能检测
厚度与克重:用测厚仪和电子天平测量,厚度偏差≤±0.1mm,克重偏差≤±5%。
拉伸强度:按GB/T 7689.5测试,纵向强度≥50N/50mm,横向强度≥30N/50mm。
孔隙率:通过压汞法或液体置换法测量,孔隙率控制在80-95%。
过滤性能检测
效率测试:用颗粒计数器检测对0.3μm颗粒的拦截率(≥99.97%为高 效滤材)。
压差测试:在额定风量下测量初始压差(≤200Pa)和容尘量(≥5g/m3)。
耐温性:在连续工作温度下保持24小时,无收缩、脆化或变形。
化学稳定性检测
耐酸碱:浸泡于5% HCl或NaOH溶液中24小时,质量损失率≤5%。
耐有机溶剂:浸泡于甲苯或乙醇中24小时,无溶解或膨胀。
六、工艺优化建议
自动化控制:安装在线厚度检测仪和温度传感器,实时调整工艺参数。
环保措施:回收废水中的纤维和树脂,减少排放;使用低VOC粘结剂。
定制化生产:根据客户过滤需求(如精度、耐温性)调整纤维类型和后处理工艺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生产出性能稳定的过滤玻纤毡,广泛应用于工业除尘、空气净化、液体过滤等领域。生产过程中需严格监控各环节参数,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(如ISO 9001、GB/T 17632)。
资讯热线:023-86172209
手机:136-2760-0558
公司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园区火炬大道13号3幢
网址:www.longhankj.com
渝ICP备19002125号-1 Powered by 祥云平台
技术支持:重庆卓光科技
![]() |
| 扫一扫,微信咨询 |